您所在的位置: > 主页 > 上海视点 > 资讯 > 正文
ARTE MUNDI美学设计大赛 书香门地美学课——柳亦春:因借体宜来源: 日期:2020-08-25 16:31:32  阅读:-

    “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”。因借,是一种设计方法。

    ——柳亦春

          8319:30龙美术馆主创建筑师柳亦春来到新浪直播间带来了一场案例丰富、干货满满的美学讲座。本次讲座是由书香门地美学地板和新浪家居联合打造的「ARTE MUNDI美学设计大赛」美学线上课的第四讲,由柳亦春坐镇,带来主题为「因借体宜」的精彩分享。

          本次线上美学课最终获得了逾37万的播放量,5万的点赞量,收获了众多观众热情的留言和喜爱。在将近2个小时中,柳亦春带领直播间的观众穿梭于大江南北,跨越黄浦江两岸,游览了龙美术馆、艺仓美术馆、西岸艺术中心、八万吨筒仓、台州美术馆、边园等众多旧工业改造空间,领略到工业遗迹涅槃新生,焕发出时代活力。

     「ARTE MUNDI美学设计大赛」是由美学地板开创者书香门地联合家居行业集聚行业影响力、内容专业性的媒体平台新浪家居联合主办年度美学设计盛事,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担任本次大赛的特邀嘉宾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柳亦春的精彩演讲!

    柳亦春

  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,创始合伙人

  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

   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(RIBA)特许会员

    《建筑师》和《建筑学报》杂志编委

    西岸艺术委员会委员

    曾获“远东建筑奖”

    美国《建筑实录》杂志2011年度全球十佳“设计先锋”

    英国《建筑评论》杂志2014 AR Emerging Awards新锐建筑奖

    2015年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奖提名

    2015年福布斯“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”奖

    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金奖

    UED2019年年度建筑师大奖

   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中国区2019建筑类最佳荣誉奖等

    代表作品:螺旋艺廊、龙美术馆西岸馆、雅昌(上海)艺术中心、花草亭等

    (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-节选)

    因借体宜,一种设计方法 |

          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做“因借体宜”,出自《园治》里的“园林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。”


          “因借”其实是一种设计方法。“因”按照《园治》里的说法,“随着基势高下,体形之端正。”造园林的过程中,有树木的枝杈阻碍,就把它给砍掉;如果有水流下来,就用石头去接住它;适合造一个亭子的地方,就去造一个亭子……“借”,比如苏州的拙政园把远处的北寺塔借入园中。有好的东西,就把它收纳进来,这就是“借景”。借的好,它就会达成一个巧而得体的效果。

          “因”和“借”这两个字,从汉语词典里去找它们的定义,“因”是指事物发生前就已经具备了条件。比如说一棵树、一个地形、一滩水,属于前提条件。“借”,它是对外在条件的利用,比如远处的一座山或一座塔,属于外在条件。一个是内在的条件,一个是外在的条件。“体”是指一个事物的格局或者规矩,或者是任何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、形式。“宜”的解释是“得其所也”,是外部关系的反映。 


    龙美术馆:体与用,质与野 |

          龙美术馆在上海的黄浦江的西岸,原本的场地是一个运煤的码头。随着世博会的建设,黄浦江沿岸的工厂、码头都搬迁到城市的外围,城市进入了一个更新过程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有很多工业建筑被保留了下来。

          我们需要去关注和挖掘工业历史。在这个场地设计出一个新的建筑,必须与这个场地以前的工业历史产生关联。场地里现有的东西,比如说运煤的漏斗,以及曾经的历史可能已经被抹除了。但是,我们要通过新的设计让人们能回想到这段工业历史。

          在这样的场地去设计美术馆的时候,我们想着建筑通过怎样的方式与煤漏斗发生关联。首先,我们对煤漏斗进行了观察。原本煤漏斗是为了运煤而用,它的建筑形态,构筑物,我们称它为“体”。那么它的“体”与它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。这个煤漏斗其实反映了“using ismaking”,就是怎么用就怎么造。我认为,这属于工业建筑里一种特别直接的关系,也是现代建筑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。我们的美术馆子是否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去完成呢?

          通常,美术馆都是从一个房间到一个房间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流线。我想,美术馆的本质是如何在一堵墙上面去展示一幅幅画。

          龙美术馆是在一个现有的地下室上面建造。地下室是一个车库,有8.4米的柱网。我们把它变成一个美术馆,就需要把框架结构变成墙体结构。第一,所有的墙要在原来的框架轴线上完成。另一个,通过两堵墙深入到地下室加固原来的柱子和梁,然后向上去延展变成一堵墙。这堵墙就形成一个非常自由的结构,能让我们在美术馆里自由自在地漫游、看展览。

          我们把框架结构转换为可以自由布置的墙体,称作为伞拱结构。因为它可以自由地去覆盖室内空间,最终达到一个可以自由灵活去漫游的空间。煤漏斗,你可以读出它的“用”与“体”的关系。美术馆,我希望你们能一眼读出美术馆的“体”和“用”的关系。我把这种关系当成是一种质朴、本质、自然、直接的空间构成方式,叫做simplicity

          龙美术馆建成到今天有56年的时间。每一次的展览都会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空间效果。每个艺术家都用特殊的方式与空间发生一种设计关系。

    台州美术馆:以拱形洞口“借景”|

          台州美术馆位于台州的一个粮库内。以前是一个老粮库,现在被改造成了一个创意产业园。在园区内,业主想做一个小的美术馆。

          台州美术馆其实就在一个很杂乱的环境里。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个具有比较粗野氛围的建筑。同时,又通过一个很敦实的体量,与旁边比较杂乱的商业建筑形成一种对比的关系。这个美术馆位于园区内部,离旁边的山很近。山就变成了我们这次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“借景“。那么怎么借呢?

          除了山之外,美术馆前面还有个小广场。所以,我们就通过了一个很特别的剖面设计,去对应小广场和不远处的山。

          通常美术馆由于展出画作,层高大概有7米高左右。如果去掉一些吊顶结构,净高可能在4.5米以上。这对于美术展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空间。但是台州美术馆的空间不大、规模不大、占地面积也不大,它的每一层展厅也不大。从一层的小展厅到二层的展厅,人们要爬7米高。

          我们就把美术馆的空间变成一个错层的结构。人们从一个展厅到另外一个展厅,只要上半层(3.5米)就能到二层的展厅。上楼的路径也缩短了,整个空间展览流线也变得更加的流畅、连续了。

          我们往外看到不远处的山。山景就被“借”到美术馆内部。这是一种“因借”,一种“借景”。在“借景”中,我们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。它的洞口不是方的,而是多个连续的拱形。这种洞口有什么好处呢?

          这种拱形结构就像漂浮在空中,这种漂浮感把外部的空间、景色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带入到建筑内部。拱形的结构结合了灯光的效果,以及一些设备藏在了拱与拱的交接处。

          处于夹层的位置,除了看到山那一面之外,美术馆其他的几个面都使用了半透明的玻璃,把人的视线聚集在了建筑内部,只让光从外部进入到建筑。

    艺仓美术馆:有限空间内“变”出新空间 |

          艺仓美术馆在黄浦江的东岸,以前也是一个运煤码头。原来的码头是一个为了工业生产而设计的工业建筑,所以它没有观景这一块。现在,运煤的煤仓变成一个美术馆,因此对它的公共性产生了一个要求。


          原来煤仓的结构里,有8个仓体藏在这个建筑内部。我们想把这些仓体也变成展厅的一部分。同时,因为建筑现有空间不大,不能满足美术馆大空间的要求。所以,需要延展一部分空间。

          煤仓坐落在码头上,是在一个高桩码头上基础建造而成。如果想去增加新的空间,很难再生成新的基础。所以,我们在原有结构上通过悬挑而扩大它的使用空间。如果我们直接从原有的结构上往外挑,可能需要一些梁深入到煤仓内部,这就会破坏这个煤仓的结构。所以,我们最后的解决办法是,在建筑的上部用一个个钢的桁架顶在上面,通过一层层向下的悬吊去形成一个结构。内部的煤仓相互串联,形成了建筑的核心空间。

          建筑改变了原本内向型的工业空间,而变成了面向黄浦江边景色的开放型的公共空间。而且美术馆在每天关门后,也允许人们通过外部的楼梯一直走到屋顶上面。外部的楼梯可以上到屋顶。这时候,美术馆的外部空间也成了江边的公共空间的一部分。

          我们经过艺仓美术馆时,可以看到江边景色。在晚上,美术馆内部灯光亮起来时,我们看到工业建筑遗留的煤漏斗。在进入美术馆内,原本工业结构还是完整地展现在这个建筑内部,煤仓变成了美术馆的展厅。

          新做的楼梯结构,可以看到新的结构跟旧的结构形成了一个鲜明的一个对比。这是他边上的原来运煤的廊道,也是通过传送带变成上面再放下来。原本运煤的传送带,通过特殊结构的处理,变成了咖啡馆和艺术衍生品店。

          美术馆的公共步道通过一些坡道与城市空间连为一体。你可以看到美术馆新与旧的结构,你能读到它的一个生长过程,他们之间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、互为整体的过程。

    八万吨筒仓:在封闭空间“因借”外景 |

          八万吨筒仓位于黄浦江的东岸,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散粮仓库。原本它用来存粮食,不需要一个窗户,建筑上部有一点点开窗。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建筑类型,也被列为上海的历史保护建筑,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

          如何在不破坏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又能满足新的时代需求呢?比如,现在它作为上海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,它需要公共性和开放性。同时,它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展览流线,满足新的使用功能。

          最后,我们通过一个外挂的自动扶梯去解决上述的矛盾。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,在建筑内看到黄浦江景。但同时,我们要保护历史建筑,不破坏它的外观。

          因为外挂扶梯既维持建筑原本形状的整体性,又把江景带入到建筑内部,完成了建筑的开放性。同时,它也解决了建筑的功能流线、交通流向的功能性。这一步改造完成了很多个结果。增加一个外挂扶梯是对外部景观做了一个“因借”的处理。我们做的改造,对建筑外部形态比较少的干扰,但完成了建筑最终的功能性、开放性、公共性。

          人们上扶梯时,可以看到江对面和黄浦江的景色,甚至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特别的景观--落日慢慢落到江面上。底层的展厅也被很多时尚活动所使用。通过坡道,人们能进入到原本储存粮食的筒仓内部,然后再进入到上部的展览空间里。

          最后,柳亦春老师分享了一张照片,总结了今天的演讲。在“变与不变的家”刚完成之后,他和张永和老师在屋顶的天窗下拍下了这张照片,而天空中的那艘齐柏林飞艇(Zeppelin)是后期P上去的。“Oculus”指的是屋顶的天窗、万神庙穹顶的圆洞,代表了一种过去传统的东西。而“Zeppelin“是齐柏林飞艇,代表了一种新科技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在他眼中,这是一种“新与旧”的并置,也是他一直以来设计、思考建筑特别重要的两个方面

    -end-

    (正文已结束)

   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